SoSoValue 数据显示,香港 BTC、ETH 现货 ETF 规模不到美国 0.5%,交易所 OSL高层以及复星财富数位资产总监点出造成这种状况的系统性问题。
(前情提要: 以太坊现货ETF上市也救不了ETH?六大困境持续打压币价)
(背景补充: 香港以太坊现货ETF将「开放质押」?Yat Siu:批准机率近100%,料一年内实现)
本文目录
动区本月初曾报导,SoSoValue 的数据显示,香港比特币与以太币现货 ETF 发生净申购及净赎回量多日为 0 的状况。
虽然后来 SoSoValue 官方表示:香港加密 ETF 支持现金和实物认购,由于透过实体 BTC 或 ETH 实体认购方式购买的 ETF份额并不会产生该资产的现金流入,因此不能简单地计入每日净流入统计量;但仍不能改变香港市场交易低迷的状况。
OSL 交易所执行董事:香港加密货币 ETF 面临系统性障碍
对此状况,香港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 OSL 的执行董事暨监管事务主管 Gary Tiu 周日在 Foresight 2024 的讨论中表示,香港加密货币 ETF 面临系统性障碍,他解释说:
在香港,特别是在基金和结构性产品方面,通常在发行人和最终投资者之间存在非常丰富的中介机构 — 经纪人、银行、私人银行、零售银行等,那些中介机构通过分销金融产品赚了很多钱。
Tiu 表示,由于 ETF 允许任何人在市场上执行交易,对这些经纪人来说的佣金大约仅有销售结构性产品佣金的 1% 到 2%,因此对他们来说,向客户提供此类产品的诱因很少
因此,我认为香港的激励制度是 ETF 作为金融工具发展困难的原因之一。
另一方面,Tiu 还表示香港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整体上仍对比特币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抱持负面偏见,这也是在潜移默化中造成负面影响。
香港加密货币 ETF 也缺乏交易商和经纪商
复星财富数位资产总监 Chen Zhao 也补充表示:香港加密货币 ETF也缺乏交易商和经纪商。他解释说:香港的市场参与者主要分为三类:西方机构、中国机构和香港机构。
也就是说,与两大主要参与者相比,来自香港的剩余参与者规模非常小,这是香港加密货币 ETF 成长的主要限制因素。
香港 BTC、ETH 现货 ETF 规模不到美国 0.5%
目前来看,香港比特币现货 ETF 资产总额仅 2.7 亿美元,以太坊现货 ETF 资产总额仅 3,908 万美元,相较于美国的 551 亿和 72.8亿美元规模差距相当大,两者相加不到美国的 0.5%。
总的来说,香港的加密货币 ETF 未来如想要持续提升其市场地位,可能还需要很大的努力。香港想要成为 Web3 中心的梦想,还需要持续观察。
📍相关报导📍
最强加密ETF要来了?专家:BTC、ETH 和 SOL 联合基金将在未来几个月出现申请
以太坊现货ETF「不能质押」成硬伤,专家:批准只是时间问题
以太坊现货ETF上市也救不了ETH?六大困境持续打压币价
Leave a Reply